欧维策略 湘献王朱柏:文武双全的优秀皇子,不甘受辱而舍生取义的大明亲王_朱元璋_罗哥_荆州
在近年广受好评的历史剧《山河月明》中,小湘王朱柏的角色被生动地呈现出来。面对燕王朱棣,他总是亲切地称呼“四哥”。而在皇嫡长孙朱雄英面前欧维策略,他又摆出一副长辈的姿态,强调“我也是你叔”。
根据史料记载,朱柏与他的四哥朱棣相差十一岁,仅比他的侄子朱雄英年长三岁。电视剧巧妙地选取了这一历史片段,成功塑造了一个生动的小湘王形象,展现了深厚的艺术造诣。然而,剧情的发展从甜蜜急转直下,变得异常悲惨。湘王最终被朝廷逼迫致死,朱棣在得知这一噩耗后,当场吐血,与刚登基的朱允炆之间的仇恨因此变得无法调和。
历史上的湘王究竟是谁?他为何最终被朝廷逼死?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。湘王是明朝初期的重要人物,因政治斗争和权力争夺,最终陷入绝境。朝廷内部复杂的权力结构和派系斗争,导致湘王成为牺牲品。我们将通过分析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政治环境,揭示湘王悲剧性结局的原因。
【文武双全的皇子】
展开剩余90%朱柏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第十二个儿子,生于1371年8月3日,母亲是顺妃胡氏。在他八岁那年,也就是1378年1月1日,朱柏被封为湘王,封地位于湖广荆州。到了1385年10月,年仅十五岁的朱柏按照朝廷的命令,正式前往荆州开始他的藩王生涯。
当时,几位亲王同时前往各自的封地,临行前向朱元璋辞别。朱元璋要求他们转身,以便观察他们腰带后面的装饰。只有湘王主动将腰带转过来展示给父亲看,并解释说:“面对父亲,不能背转身子!”
十位王爷即将离京前往封地,皇帝分别赏赐每人一条玉带,命他们当场佩戴。皇帝想看看玉带背后的装饰,其他王爷都转身展示,唯独一位王爷转动玉带,将正面朝向皇帝。皇帝询问原因,王爷回答:“不能背对君父。”皇帝听后非常高兴。—《罪惟录·列传卷四》
《明史》提到,朱柏非常喜欢学习,常常读书到深夜。《湘献王神道碑文》中更详细地描述了他的学习习惯,说他经常熬夜不睡,即使点着灯,躺在枕头上也要继续读书。
朱柏抵达荆州后,特意建了一座景玄阁,专门提供给文人雅士们编撰书籍。湘王在书法方面也很有天赋,连解缙都称赞他的字"深得晋人精髓,笔法严谨"。朱元璋每次写诗时,也常常让湘王替他誊写。
湘王可不是那种只会读书的文人。根据史料,他力气特别大,擅长用弓箭、刀和长矛,骑马跑起来像飞一样快。这种既能文又能武的本事,在明朝初年那些本身就很优秀的王爷里也很少见。
在1388年11月,女真族的千户长孛罗哥在沅江一带带领族人发动了叛乱。在此之前,即1387年6月欧维策略,北元的太尉纳哈出已经向明朝投降,他的一部分部下陆续南下,要么接受明朝的改编,要么被派去执行军事任务。
在江阴侯吴高的指挥下,孛罗哥带兵前往云南平定百夷叛乱。当他们到达沅江,这条流经贵州和湖南的洞庭湖支流时,孛罗哥与百户粉红私下商议。他们认为朝廷这次派他们去云南无异于送死,决定联合族人采取行动。
吴高得到情报后,迅速调集军队展开围捕行动,成功抓获了粉红,但让孛罗哥逃脱。这位老兄在晃州驿抢了匹马,直奔思州(现在的贵州沿河土家族自治县)。后来,他集结了北元的降兵,发动叛乱,一路南下,最终抵达荆江南岸的虎渡河。
眼下湘王朱柏麾下仅有荆州左护卫一支兵力,这支队伍还是三个月前刚从荆州卫整编而成。由于长期缺乏实战经验,面对孛罗哥率领的精锐骑兵,将士们难免心生畏惧。在此危急关头,朱柏果断站了出来,他明确指出:"敌军锋芒正盛,我们必须给予迎头痛击。"他强调,如果任由敌军安然退回塞外,这将成为大明王朝的奇耻大辱。
荆州左护卫的官兵英勇作战,成功击退了孛罗哥的先锋部队,迫使敌人向陕西方向撤退。陕西的右军都督佥事聂纬得知消息后,迅速与前军都督佥事何福联手,最终在延安地区彻底消灭了孛罗哥的叛军。朱元璋得知湘王的出色表现后非常高兴,特意召他回南京进行嘉奖。
在洪武二十五年(1392年)四月,年仅三十八岁的皇太子朱标突然去世。作为国家的根基,朱标一直受到朱元璋的悉心栽培,他的离世让朱元璋深感悲痛。但更紧迫的问题是,接下来该由谁来继承储君之位?
经过几个月的反复考虑,朱元璋改变了原本传位给儿子的想法,转而决定立朱标的长子朱允炆为皇位继承人。与此同时,为了确保权力平稳过渡,他巧妙地将京城内的权贵们调往山西,以削弱他们的影响力。然而,令人意外的是,朱元璋却召回了两位亲王进京,这一举动打破了常规的安排。
八月二十二日,燕王朱棣和湘王朱柏到达南京。九月十二日,朱允炆被正式立为皇太孙,朱棣和朱柏都参加了这个仪式。二十日,两人分别启程返回自己的封地,朱棣去北平,朱柏回荆州。
朱棣和朱柏再次进京,这件事本身就有些蹊跷。要知道,半年前他们才刚来过南京。朱元璋为何特意召这两位藩王参加皇太孙的册封仪式?由于历史记载有限,我们无从得知具体原因。不过,后来朱允炆削藩时,湘王被迫自尽,燕王起兵反抗,这些都是板上钉钉的事。这两件事之间是否存在关联?这就见仁见智了。
在册封皇太孙后,湘王开始萌生远离朝堂纷争的想法。到了洪武末年,他给自己起了个道号叫“紫虚子”欧维策略,还专程跑到武当山,想见见传说中的张三丰。虽然没找到人,但他还是写了一首《赞张真仙诗》来表达仰慕之情。
张玄玄,痴迷于修仙之道。白天畅饮九渡清澈的溪水,夜晚则栖身于南岩缭绕的紫色云雾中。他在这片山中已不知度过了多少春秋,与世间的变迁毫不相干。我曾试图在这片空寂的山林中找到他的踪迹,却一无所获,只能感到深深的失落。在那片大松林中的简陋茅屋里,唯有老猕猴在松树下安然入睡。张玄玄,一心向往神仙生活。他并非只是想象着乘风遨游天际,而是渴望驾驭茅龙,直上青天。
公元1397年三月,古州上婆洞的蛮族首领林宽自称"小师",纠集人马发动叛乱,杀害了龙里守御千户所的千户吴得。同年五月,明太祖朱元璋下令,由楚王朱桢担任统帅,湘王朱柏为副将,率领大军前往镇压林宽叛乱。
出乎所有人意料,原本声名显赫的楚王和湘王,这次的表现却令人失望。面对战事,两人互相推卸责任,既不派遣自己的护卫参战,也一直采取消极态度回避战斗。在多次催促未果后,朱元璋只好任命都督杨文为南征主帅,同时安排这两位兄弟去监督铜鼓城的修建工程。
朱元璋曾下令你们兄弟带兵去讨伐南方的蛮族,但你们并没有亲自上阵打仗,立下战功。因此,你们应该各自带领一万护卫军、一万铜鼓卫的新兵,再加上靖州的三万多民夫,去修建铜鼓城。—《明太祖实录卷二百五十五》
【慷慨赴死的亲王】
公元1398年闰五月,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去世,临终前指定其孙朱允炆继承皇位。朱允炆即位后,在江南文官集团的影响下,立即着手削弱藩王势力。他首先针对朱元璋生前特别宠爱的幼子周王朱橚,剥夺其爵位并将其贬为平民。
到了明朝洪武末年,朝廷最看重的几位藩王分别是晋王朱棡、燕王朱棣、楚王朱桢、蜀王朱椿和湘王朱柏。为什么这么说?因为他们的待遇明显高于其他藩王。这五位王爷每年都能拿到一万石的俸禄,而其他藩王的年收入只有一千石,甚至更低,只有五百石。
辛卯日,户部尚书郁新提出建议:“亲王的年俸米数已经确定,请求让按规定数量发放。”明太祖回应:“晋、燕、楚、蜀、湘五地,按定额发放。代、肃、辽、庆、宁、谷这些边远地区,人口稀少,税收不多,每年先给五百石。齐府给一千石。嗣秦王年纪尚小,所需米粮由按月供应。周府暂时不予发放。”—《明太祖实录卷二百四十二》
湘王的影响力实在太大,尽管他刻意保持低调,但依然无法避免成为朱允炆的心腹大患。他的存在对朱允炆构成了直接威胁,即使想隐藏锋芒也难以逃脱被针对的命运。
公元1399年4月,朱允炆和他的大臣们决定对湘王采取行动。他们派士兵打扮成商人,把武器藏在装满木头的车里,悄悄来到荆州,然后突然包围了湘王府。
面对朝廷的强势镇压,朱柏并未选择抵抗,这体现了他对皇室的忠心。然而,他也没有像其他兄弟那样被动屈服,而是毅然决定以死表明自己的立场,彰显了他的骨气。这位注重名誉的亲王无法忍受被小人羞辱,因此他穿戴整齐,点燃王府,与王妃吴氏一同从容赴死。
王抬头望着天空,深深叹息道:“唉,我看历史上那些大臣遇到昏君当政,一旦被下狱,往往选择自我了断。我是太祖皇帝的儿子,本应享有王位。但太祖去世时,我连最后一面都没见到,葬礼也没能参加。心中满是悲痛,活着还有什么意义?如今还要受那些下人的侮辱?我宁愿死,也不愿苟且偷生。”说完,他再次痛哭,泪水洒在地上,甚至流出血来。随后,他穿戴整齐,投身火海自尽,整个宫殿的人都跟随他一同赴死。这一天是洪武三十二年四月十三日。—《湘献王神道碑》
朱柏的行为彻底揭穿了建文皇帝及其臣子的虚伪面目,激起了他们的极度愤怒。他们气急败坏,最终决定给朱柏一个“戾”的谥号。根据谥法,“戾”意味着“不顺应天命”,显然是一个极其负面的评价。
朱柏的外祖父胡美,本名胡廷瑞,后来为了避讳朱元璋的名字“国瑞”,改名为胡美。他原本在陈友谅手下担任江西行省丞相,后来归顺朱元璋。洪武三年(1370年),他被封为豫章侯,到了洪武十三年(1380年),又改封为临川侯。然而,洪武十七年(1384年),他因犯罪被关进监狱,最终在狱中去世。胡美的一生经历了从陈友谅到朱元璋的转变,尽管曾一度显赫,但最终以悲剧收场。
湘王妃吴氏出身显赫,其父为海国襄毅公吴祯,兄长是靖海侯吴忠。她在1385年9月正式获得册封,成为湘王的正妃。值得注意的是,《明太宗实录》中将其父亲误记为江阴侯吴高,这一记载存在明显错误。实际上,吴氏的真实身份是吴祯的女儿,这一事实在历史记载中应当予以更正。
根据《湘献王神道碑文》记载,朱柏生前育有两女,但均不幸夭折,且膝下无子。因此,在他去世后,湘国封号随之被废除。
建文四年(1402年)6月13日,朱棣带兵攻入南京,朱允炆无路可逃,最终在奉天殿自焚身亡。临死前,他是否回忆起三年前被自己逼死的十二叔朱柏?这或许就是因果报应。
七月份,朱棣正式称帝后,下令追封朱柏为“献”,同时将吴氏册封为“献妃”。在谥号体系中,“献”代表着“才智过人、品德高尚”,属于最高级别的美谥。此外,荆州左卫指挥佥事邓义等人因私自拆毁湘王府的山川坛庙,被判处充军发配边疆。
朱柏的去世对明朝的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。在此之前,朱棣仍抱有一丝希望,甚至将自己的三个儿子送往南京作为人质。然而,当湘王去世的消息传来后,朱棣的三个儿子迅速偷马返回北方。他们明白,父亲朱棣与朝廷之间的矛盾已经无法调和欧维策略,双方只能拼个你死我活。
发布于:山西省哈福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